【军政态势】南海贼眼:日交付菲4套雷达

发布时间: 2025-03-09 05:36:09 发布者:云开平台app最新版本入口

  日本于2024年与菲律宾签署《互惠准入协定》(Reciprocal Access Agreement, RAA),随后便基于所谓“防卫装备转移三原则”开始向菲律宾转移交付4套TPS-P14ME搜索雷达,这些雷达号称可与日本部署在西南诸岛上的雷达互补,延伸监控范围。

  据悉,日方陆续交付的TPS-P14ME雷达为监控距离约463公里的S波段对空雷达,一般搭配J/TPS-P9雷达作为高、低空侦察的互补,且已实际投入运行长达30年。该雷达预计将由菲律宾空军第580空中预警及管制联队接收负责,该联队的主要驻点为菲律宾中央吕宋偏北的San Fernando空军基地,据推测该雷达将部署在吕宋西北部高海拔区域,将被主要用来监视我方的海空活动。

  当前日本位于西南诸岛的久米岛分屯基地配署了J/FPS-4雷达,与座岳分屯基地则配署了更先进的J/FPS-5雷达,前者对高空目标侦搜距离可达400公里,后者的主动相控阵雷达号称最大距离为2000公里,但一般认为较可信的稳定工作距离为740公里。此外,宫古岛分屯,以及冲永良部岛更分别部署了最先进的J/FPS-7雷达,其探测距离为机密,但一般认为至少与J/FPS-5不相上下。

  TPS-P14ME雷达系由日本陆上自卫队现役J/TPS-P14雷达改进的机动式雷达,其目标主要在于高空防御,而J/FPS-4、5或7雷达则是针对远距高空导弹与载具的探测及防御,换言之J/FPS-4、5或7雷达的任务为大范围监控并提供区域空域感知及早期预警,而J/TPS-P14雷达则是作为战术层面的机动雷达,主要应对突发性的事态。

  但由于前述J/FPS系列以及J/TPS-P14皆由日本三菱重工公司研发,其显然具备相似的设计理念与逻辑框架,加上当前日本自卫队整体使用的是美系LINK-16高速数字数据链路,或者自行开发的数据链路,这些雷达基本实现相互通联并无太大问题。因此,日本借由防卫装备转移,向菲律宾空军提供此款雷达以用作防空目标识别,或基本形成与日本西南诸岛雷达互补的态势。

  日本向菲律宾转移交付4套TPS-P14ME搜索雷达系统,这一举动对我安全环境和周边局势产生了较大的威胁和影响,大多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军事监视能力的增强。TPS-P14ME雷达系统具备450公里以上的探测距离,能够对空中和水面目标进行高精度监视。如果部署在菲律宾吕宋岛等关键位置,其监视范围将覆盖南海部分区域以及巴士海峡,甚至有可能对我沿海地区的军事活动和民用航空产生一定影响。

  二是对南海局势的负面影响。日本通过向菲律宾提供雷达系统,逐步加强了菲律宾在南海的军事存在和监视能力。这种举动可能会被菲律宾用于支持其在南海的非法主张,加剧地区焦灼的事态。此外,日本与菲律宾的军事合作不断深化,双方已签署《互惠准入协定》,允许日本自卫队入驻菲律宾军事基地。这种合作模式可能使日本在南海问题上发挥更大的负面作用,干扰我与四周的国家通过对话解决争端的努力。

  三是配合美国“印太战略”的意图。日本向菲律宾提供雷达系统是其配合美国“印太战略”的重要步骤。通过加强菲律宾的军事能力,日本试图在南海和台海方向对我形成战略威慑。这种做法不仅加剧了地区军事紧张化,也对我周边安全环境构成了潜在威胁。

  四是对我监视窃密。TPS-P14ME雷达系统具备数据回传功能,菲律宾与日本之间有共享南海监视数据的协议。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日本能够最终靠菲律宾的雷达系统获取南海的实时情报,加强完善其对我军事动态的监控网络。这种情报合作不仅增加了对我监视窃密风险,也可能被用于支持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军事部署和战略决策。

  五是对我军事行动的潜在干扰。雷达系统的部署可能对我军事行动产生一定的干扰。例如,TPS-P14ME雷达能够对空中目标进行高精度探测,还可以分辨低空飞行的直升机。这种能力可能对我军事行动和训练产生一定的限制,增加军事行动的复杂性和风险。

  日本向菲律宾转移交付TPS-P14ME雷达系统,表面上是增强菲律宾的军事监视能力,但其背后的战略意图是配合美国的“印太战略”,通过军事合作对我形成战略威慑。这种举动不仅加剧了南海地区的焦灼的事态,也对我周边安全环境构成了潜在威胁。

Copyright © 云开手机网页版最新版本_云开官方平台app下载入口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鲁ICP备20010583号-1 网站地图